炒股的时候,看看金麒麟的分析师报告。本报告权威、专业、及时、全面,帮助您把握潜在的专题机会。 资料来源:美联社
从今年1月9日披露重组方案主要条款,到4月11日正式公布重组支持协议,再到11月5日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,整个过程历时300天。碧桂园外债重组获得成功。
碧桂园 (02007.HK) 于 11 月 6 日宣布,将在 11 月 5 日宣布进行外观重建计划,并计划与农场主团聚。
在两个债务集团的投票中,重组方案获得出席并投票债权人75%以上的赞成票。其中,第1组(银团贷款组)投赞成票对应的授信金额占总金额的83.71%第 1 组参与和投票权信用额占第 2 组参与和投票权信用额的 96.03%,第 2 组赞成票对应的信用额(美元债券等债务)占第 2 组参与和投票权信用额的 96.03%,满足裁决通过的必要条件。
这意味着各大民营地产企业的外债重组已经走过了最重要的“关口”。本次海外重组的债务总额约为177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1270亿元(按7.2日元汇率计算)。
据了解,碧桂园的外债重组是通过“现金回购+股权金融工具+新债置换+实物利息支付”等工具组合,从债务规模、期限和成本三个方面系统地重构债务结构,构建更加可持续的财务基础。
据披露的数据公司预计,如果海外重组方案的所有方案全部被承担,碧桂园重组完成后预计将减少债务规模约117亿美元,相当于带息债务约840亿元人民币。此外,重组完成后,公司预计盈利高达约700亿元,将增加公司净资产,增强财务安全边际。
除了减少债务规模外,公司的融资成本也将大幅下降。重组后,大多数新发债券的融资成本将大幅上升至1.0%至2.5%的低位区间,而采用实物付息方式,每年将节省巨额利息支出,显着减轻现金流压力。从债务期限结构来看,重组完成后,最长债务期限为碧桂园期权的期限为11.5年。分析师认为,较长的债务偿还周期将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财务缓冲来应对行业周期,并使其能够将更多资源集中在业务运营上。
碧桂园的外债重组复杂且规模庞大,涉及34项外债或偿债义务,本金和利息总额约177亿美元,跨越多个司法管辖区,包括受纽约法律管辖的美元债券、受英国法律管辖的可转换票据以及受香港法律管辖的银团贷款。
不同的法院系统、发行结构和增信结构使计划设计的复杂性加倍。公司在进行债务重组过程中,综合考虑了上市公司层面的风险,确保了重组方案的法律有效性和整体适用性。担保义务和多项票据的管理实际债务;
碧桂园表示,在重组拉锯战中,碧桂园管理层带领财务团队与大洋彼岸的债权人“夜以继日”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谈判。这进一步增加了方案谈判的复杂性,因为债权人类型众多,利益诉求差异很大,包括中资银行、外资银行、交易所、对冲基金、保险基金、私人银行等各类机构,各方在股债比例、债务展期和减债期限、收益分享机制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偏好和限制。
业内专家认为,各大民营地产公司大规模外债重组能否获批,与公司设定的重组条款、公司的资金退出状况以及股东的支持有关。
为最大限度回收债权人,公司利用相对优质的海外开发项目,资产以TS和部分国内项目为核心支持,加强重组债务工具资产的信用增级。同时,我们建立了账户融资和监控机制,通过增信资产产生的现金,最大限度地向债权人回收资金。此外,重组计划还提供了现金资源和权益工具的选择。债权人可以通过权益工具参与碧桂园未来潜在的升值,并通过二级市场退出。
在资金周转率方面,正在积极推进各类资产的处置,以达到一定的资金回笼水平。
据了解,2022 年,公司将退出 6500 万人民币的活动,包括资本反转、颗粒活动和官方车辆活动。
具体来说,今年4月25日,该公司销售了约近期收购蓝箭航天11.063%股权,获得约130.5万元。此前,12月27日,公司出售长鑫科技约1.56%的股份,获得2024年资金20亿元。 2024年9月24日,出售万达商管1.79%股份,收回30.69亿元。
销售方面,根据碧桂园公布的数据,公司今年10月实现存量合约销售29亿元,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。以此计算,今年前10个月,公司实现销售额279.6亿元。
此外,碧桂园大股东的支持和保证也为重组的通过提供了支持。
10月13日,碧桂园大股东签署不可撤销承诺,将牵头将股东未偿还贷款转为11.48亿元。资本为美元。报告称,自2021年以来,碧桂园大股东已向公司提供现金支持,包括价值约106亿港元的无息及无抵押贷款。大股东家族还提供了四项初始投资成本为25.8亿元的创投资产,为公司相关票据提供担保。
碧桂园外债重组取得成功的同时,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内债重组也取得了重大进展。
据透露,碧桂园八项境内债券重组方案已于9月29日获得债券持有人大会批准,经审议通过,涉及本金总额约133.32亿元。
如果境内所有债务重组方案全部被接受,公司债务资本可减少50%以上,债务期限最长可达10年,市场压力预计将在五年内消失。公司债券利率将降至1%,付息方式调整为“先本后息”,大大缓解偿债现金流压力。
新浪财经公众号
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。更多粉丝福利,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(新浪财经)
